网站编辑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风景名胜 更多

杨村景点

周边景区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风景名胜 > 杨村景点 > 内容 

杨村新围仔

作者:赖师成  发布时间:2020/2/10 9:52:55

  人们只要来到杨村提起杨村客家围屋,自然就想起闻名遐迩的“燕翼围”。殊不知坐落在燕翼围大门右前边的新围仔(矮守围)也是个历史悠久、风格独特的围屋,这座围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(1745年左右),距今有270多年的历史,是杨村客家围屋的另一朵奇葩。


杨村客家围屋---燕翼围与新围仔远眺      

   据老一辈口口相传,杨村新围仔是燕翼围始祖赖上拔(字福之)之曾孙赖展忠所建[1][2]。赖展忠,期选公长子,字敷奏,又名天明,邑庠生,力捐州同职,生康熙丁酉年七月二十七日(公元1717年7月27日),殁于乾隆乙未年三月十三日(公元1775年3月13日),葬于富陂湾中埂。据传敷奏公性格执拗[3],做事说话干净利落,说一不二。新围仔在建围放线之初,由于工匠们意见不一,致使围屋形状及放线难于确定。赖展忠当时非常生气,他拿起一根扁担往地上一插:“不要争了,听我的!”随即用扁担在地坪上边走边画,画完后,像铁板钉钉一字一顿地说:“就按我划的线定位!”结果建成了一座外围方不方、圆不圆,像是没有规划,实是格局独特、自然的新围屋。


新围仔大门

   新围仔(矮守围)大门朝东北方向,一门一厅全包围建筑,围内类似四合院结构,围中间的“天井”建厅厦,四周是住房,一概是两层半青砖青瓦构造。进大门后是一间房间大小的主要通道--门迳,门迳两边摆设长麻条石和长木板櫈,供人们日常议事和茶余饭后交流、闲聊之用,(敷奏公建新围仔的故事,也是笔者孩提时代在门迳中听老一辈讲的故事之一。)围内门迳左右两侧各有三间住房,围中两侧各有五间住房,围内里端正面九间住房,每层共有住房25间。围内底层由从外向里逐步升高的、三级鹅卵石砌成叫“檐阶”的阶梯与围内四周的房间相通,行走十分方便、且不会淋雨。檐阶与天井中的厅厦之间有一个叫“泥坑”的排水沟,围内的雨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四周的泥坑排至门迳处,通过门迳底部叫“水涵”的暗沟排往外部。二楼是由瓦檐遮盖的四四方方的木制走马楼,与二层周围房屋相连及与各住房之间互相呼应之用。顶层房屋(事实上应叫“阁楼”)互不相通,由各个二楼房间单独用活动楼梯上顶层楼上。围中建筑以天井中的“厅厦”为中心,聚集人丁旺气,世代延续繁衍。新围仔与燕翼围的外围墙结构方正、工整的特点截然不同,新围仔整座围屋的外墙全部是不方不正、不圆不扁、不歪不直,却有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向心力,潜藏其间。这也是新围仔的设计布局与燕翼围及其他围屋不同的“独特”之处,既充分利用了天井中的空间,又使整体布局更加紧凑和“中心”突出,称得上是围屋设计中的佼佼方案及上乘之作。这也从另一侧面凸显了敷奏公敢于冲破传统、勇于实践的毅力和性格。

杨村新围仔天井中的厅厦

   杨村燕翼围年代久远,始建于1650年(清顺治七年),1677年(清康熙十六年)竣工,大家习惯把燕翼围叫老守围,把旁边新建的围仔叫新围仔。燕翼围高16米,新围仔高仅8米,其高度正好是燕翼围高度的一半,所以大家又把燕翼围习惯称为“高守围”,把新围仔称为“矮守围”。住在新围仔的全部都是期选公的子孙后代,围中世代繁衍、人丁兴旺,现围中大多数住户都已搬出围外建新房居住,新围仔也在2017年修葺一新,正在向人们展示它“老围新貌”的雄姿。

杨村新围仔天井中的厅厦

   [1] 公元2005年《赖氏族谱-谱首》p169赖观扬“燕翼围记”中“期选公建新围仔”有误。据查,期选公建的围子叫“维馨堂”,位于杨村上坊、廖屋围旁边,现还有期选公后人在围中居住。

   [2] 《太平志》p56“矮守围是赖福之的孙子赖逊青(期选公,字逊青)所建”有误。

   [3] 敷奏公性格执拗、暴躁,敷奏公流传坊间另一则有名故事是《头顶上放“钝子”(单个较大鞭炮)》,据传,敷奏公嫌头发长得快,经常要剃头麻烦。他想,剃头后用油漆刷头皮敷住头发它就不能长了,想干就干,他剃头后马上叫人拿油漆刷头皮。几天后,哪晓得油漆敷住头皮后,头发不能正常伸长,头皮发痒,非常烦恼,就叫人在他头上放“钝子”,用鞭炮爆炸的冲击力来挠痒。可见敷奏公性格有多暴躁和敢干。

·上一篇:小溪竹林 ·下一篇:大角嵊风力电站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()  

邮箱:2512630201@qq.com   粤ICP备16001907号-7
建,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