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编辑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文艺天地 更多

散记杂文

诗词联赋

校园文学

书画摄影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艺天地 > 散记杂文 > 内容 

蔡文姬归汉

作者:蔡海峰  发布时间:2020/2/24 23:20:54

   家里有一个古董收音机,一打开便“咿咿呀呀”地唱着京剧。曾经我也是一个京剧迷,最爱《文姬归汉》的故事。“自古文章难赎命,可怜身做未亡人”,每当熟悉的唱曲响起,那位命运多舛的女子,那抹模糊的身影便浮现我的眼前。

   东汉名臣蔡邕,育有一女蔡文姬。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,精通天文数理,填词作曲也不再在话下。如此名士,蔡邕赢得曹操的赏识,是曹操的挚友也是他的老师。在这样环境长大的蔡文姬,自小耳濡目染,才情学识不输男子,博学能文,又善诗词歌赋,音乐天赋过人。


   蔡家有女初长成,及笄之年嫁给卫仲道。夫妻俩人举案齐眉,相敬如宾,甚是恩爱。可惜次年卫仲道病亡,二人又没有子嗣,深陷悲痛的蔡文姬回到自己家里。

   东汉末年,社会动荡,蔡文姬平静的生活又遭受到一次重击。因父亲蔡邕投靠的董卓被杀,父亲也不幸被治罪,在这乱世之年,蔡文姬成为孤儿。昔日蔡家的荣光不在,蔡文姬经历着人生的秋天,满目落叶,遍地枯草,大有“晚景凄凉”的味道。

   然而,闺阁之外,更是一片混乱。军阀混战的局面已然形成,匈奴兵乘机席卷中原一带,长安一带百姓到处逃难,蔡文姬也跟着难民到处流亡。奈何匈奴人气势汹汹,凡是年轻貌美的妇女皆就掳,蔡文姬难逃幸免,一齐被带到匈奴。


   满载而归的匈奴人“马边悬男头,马后载妇女”,直入朔漠。此时的蔡文姬,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。举目四望,唯有黄沙漫漫,无限的凄凉,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,这年她二十三岁。

   匈奴兵见蔡文姬气质卓然,般般入画,就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。

   史书上关于记载蔡文姬在匈奴的内容微乎其微,我们不知道一个多情才女如何承受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。西北大多荒凉之地,物资匮乏,且游牧民族常年在马背上生活,放牧为生。蔡文姬从小生活在富饶繁华的长安,怎能轻易适应?

   “胡中岁月无皇历,但见草枯又一年”,一晃,蔡文姬在匈奴度过漫长的十二年。在这十二年里,蔡文姬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,她学会了吹奏胡笳,还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。那颗躁动不安的心逐渐沉静,蔡文姬用心养育着两个儿子,等待着一抔黄沙将自己掩盖。

   在中原的十二年中,曹操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,当上丞相,挟天子以令诸侯。志得意满之时,曹操想起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。师恩难忘,曹操得知师傅的女儿被掳到匈奴时,他立即派使者,携黄金千两、白壁一双,将她赎回来。

   得知消息的蔡文姬,霎时悲喜涌上心头。能够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国,她是欢喜的。但一想起要和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分开,便觉得柔肠寸断,泪如雨下。

   “回归故土”与“母子团聚”都是美好的,但蔡文姬却不能两全,终有遗憾。这次回国机缘难得,若是错过,后悔难追。左思右想,蔡文姬硬着心肠,答应回国,托付侍女留下照顾其二子。

   车轮滚动,十二年的过往,点点滴滴。踏上归途的蔡文姬愁眉泪眼,思子之情萦绕心间。闷闷不乐的她以曲抒情,留下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《胡笳十八拍》,以此记载入胡十二年的悲剧人生。

·上一篇:蔡氏始祖与蔡氏故国 ·下一篇:蔡文姬的旷世才情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()  

邮箱:2512630201@qq.com   粤ICP备16001907号-7
建,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