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编辑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文艺天地 更多

散记杂文

诗词联赋

校园文学

书画摄影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艺天地 > 散记杂文 > 内容 

家乡的蝶变

作者:赖志荣  发布时间:2021/3/14 13:21:20

   我的家乡——龙南市杨村镇员布村,坐落在赣粤边境的一个小山村,这里群山环绕,境意优美,承载了一串串童年的回忆。那时候,生活条件艰苦。记得小学的时候便要跟着母亲上山拾柴火,步行、爬山,一个多小时才能上得高山,来回得要6-7个小时,一大早出门,晌午才能回到家。小小年纪便承担了很多的家务,烧火做饭那是我们80后的必修课,村里很多同龄人在暑假的时候还要养上一群鸭子,或20只,或3、50只,等到“七月半”的节日卖了当学费。有一次暑假,我和几个玩伴偷偷跑去别人家里看黑白版的《西游记》,下午4点多的时候还没去放鸭子,被中途干活回来的母亲发现,只见她一边骂一边拿起鞭子假装要打......

   初中的时候,每天自己去食堂蒸饭,自带辣酱、盐菜等,每星期周三中午才能步行赶回家里烧水洗热水澡,炒个“水菜”(新鲜蔬菜),再备些干粮,又匆匆赶去学校,我们那一代真可谓是“寒窗苦读”。

   高中的时候,我便萌发了“一定要走出大山”的想法。老师也时常意味深长地教导我们:要走出大山,读书便是跳出农门唯一的捷径。在那个严重营养不良的年代,屋场里我算是一个努力学习的榜样了,读的书不算少,然而,终究也没能走出这里的大山。也许是我眷恋着这片土地,也许是我命中注定要为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尽些微薄之力。

   如今的家乡,变化“不可想象”。

  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。大广高速杨村出口,连接着横黄线,直行经300米产业路,跨过员布大桥,一条新建员布大道(四好农村路)纵贯全村,交通条件越来越便捷,原来“逢年必堵”的窘相一去不复返。受益于脱贫攻坚政策辐射,通组路、入户路、房前屋后门坪硬化全覆盖,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、卫生厕所,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。

   产业发展欣欣向荣。在政府的高位推动下,村里因地制宜,发展的千亩脐橙基地已初步成型,得益于“赣南脐橙”的品牌效应,可以预见,这里必将橙星满布,一派产业兴旺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   自然生态舒适宜居。新田小组秀美乡村“田螺湖”,分明就是农村的别墅群,梯状分布的新式农村住宅,背靠大山,错落有致,生态又宜居。山上不仅有风力发电,周边还是成片的脐橙基地,大风车、大红橙的映衬,不用刻意装点便是民宿风景线。在“田螺湖”新村的示范带动下,村里朱屋小组也不甘落后,20几套规划房正如火如荼地拔地而起。

   理事参与治理有效。据了解,村里每个村小组都设立了理事会,理事会对本组的公益事业非常上心,基本上每年年初二都会在祠堂聚会,或讨论修桥筑路,或评议敬老奖学。收集的民意,决定的事项均会传达给镇村干部,并主动协调各方,最终把设想变成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,这种自治模式十分有效。

   生活富裕新风蔚蓝。这几年,通过务工、创业,村里有钱的人越来越多,仅2020年修桥筑路就有捐款30多万,事业成,民心齐,村民的素质也越来越高,移风易俗,乡风文明大踏步前进,一种良性循环的农村发展模式正兴起在我的家乡。

  我想: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“产业兴旺,生态宜居,乡风文明,治理有效,生活富裕”的乡村振兴蓝图。它正悄然降临在我热爱着的家乡大地,我为我的家乡而自信、骄傲和自豪。

  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,感铭党恩,继续前行!愿我的家乡,我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。

·上一篇:最难忘的家庭盛会 ·下一篇:移风易俗,杨村镇文明祭祀的那些..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()  

邮箱:2512630201@qq.com   粤ICP备16001907号-7
建,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