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编辑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文艺天地 更多

散记杂文

诗词联赋

校园文学

书画摄影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艺天地 > 散记杂文 > 内容 

农耕重器之犁

作者:蔡石平  发布时间:2021/5/16 16:06:38

 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中,造型名异的农具(器),耕耘着广袤而肥沃的土地。农民们世世代代过着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;凿井为饮,耕田而食”的原始农耕生活。歺桌上的每顿饭,都是在祖祖辈辈们一犁一锄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劳作中,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宝贵的心血换来的一粒一粟。正如朱子家训所云: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。告诫人们要爱惜和节省粮食。这其中有除耕牛之外,还有被誉为农耕重器“三宝”的犁、耙和辘轴的一份功劳。


 在“一犁春雨趁春耕”的大忙季节里,广大的乡村原野,尤其在赣南山区,一幅幅清新淡雅的水墨丹青农耕图景,一一展现在蓝天白云下:庄稼人赤着脚、卷起裤腿;披蓑衣、戴斗笠;扛着犁、牵着牛,沿着田间阡陌下田犁地。他们左手抓牛绳、握牛鞭,右手扶犁把,一边吆喝,一边犁田。那些经过犁翻的泥块一行行、一溜溜,如鱼鳞般层叠开来,又如农家老屋瓦背上的一排排瓦楞。间或几只鸭子紧跟其后,争抢啄食泥土里的蚯蚓、蝼蛄等昆虫,还伴着几声啁啾的鸟鸣。当耕牛拉着犁深入土地那一刻,庄稼人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那朴素的劳动价值,也深深寄托在了这一犁一锄精耕细作的功夫中了。

 在我国农耕时代,最早出现的是木犁耕作。在陕西榆林古代石窟里面发现的众多“牛耕图”壁画中,都有反映多数为两牛抬扛(少数为一牛)的长单直辕犁耕田。在铁器尚不发达的古代,如《陌上桑》中描写农夫看见罗敷之美貌时云:“耕者忘其犁,锄者忘其锄”的句子,指的就是牛拉或人扛的木犁。七八千年前,我国农业才进入“耜耕”或“石器锄耕”时代。《易经·系辞下》有“神农氏作,斫木为耜,楺木为耒;耒耜之利,以教天下”之句,意思是神农带着众生耕织,教育天下。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,距今也有万年左右时间。而铁犁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,是我国古代农业最主要的生产方式,它有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井田制的解体。

 在唐朝,我国南方出现了一种曲辕犁,比较轻松地犁翻土地,适应播种。我国古代著名古农具专志《耒耜经》,对唐代曲辕犁记述得最准确详细。曲辕犁的犁壁竖于犁铧之上,两者不成连续曲面,既便于碎土,又便于形成窜垡。能适应多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。既可提升耕作效率,又可提高耕作质量。它设计精巧,犁壁成一定角度歪斜,兼具美学规律,也更易犁翻土块。我国南方如赣粤闽滇黔桂等省份的偏远山区,还在继续发挥着它的使命作用。

 曲辕犁的开发利用,加快了我国南方水田的耕种步伐。推广铁器农耕,从南方延伸到北方,使得唐朝的农业迅速发展。这一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,是我国农耕技术的革命性突破。在黄河流域及甘肃新疆等地区,铁犁牛耕也已普遍运用于农业生产。铁犁牛耕遍及我国广大农村后,使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作物,沐着春风复苏,润着春雨萌芽,抽枝散叶,开花结果……

 有个“化剑为犁”的成语,就寓意了要和平,不要战争,让农民在和平的环境下休养生息,安心耕种土地。三南客家人有句俗语:变了牛就要带轭犁田。因此,“带轭”成了耕田佬苦累命的代名词。还有“犁不到,耙都要耙到来。”那是太平客家人历来就不服输、好胜心强之禀性。山区农村在忙完春耕夏锄之后,庄稼人会将犁耙辘轴一件件冲洗干净,小心整齐地放置在柴草间或闲屋里,以备来年春耕时使用。他们爱护农具,如同爱护耕牛一样。

 我国古诗文中也有不少描绘春耕犁地的句子。如:唐·高适“犁牛钓竿不复见,县人邑吏来相邀”;宋·宋垓“扶犁野老田东睡,插花山女田西归”;陆游“去年久旱绵千里,犁不入土蝗虫稠”;元·王冕“路逢谁家子,背手牵黄犊。犁锄负在肩,牛角书一束”。这才是“耕读传家”的真实写照。还有“一犁耕破路边土”、“一犁新雨破春耕”、“一犁春雨润新田”等等,都离不开犁。也有一位号称“水月送人”之士,在其《翩然落梅》中描述:“草嫩料细耕牛壮,一犁春雨翻春泥。一犁春雨新泥酽,半亩稻花老酒香。”不失为好诗佳句。

 当下的我国广大农村,除少数边远、海拔较高的山区还在沿用较为原始的用牛犁田耙地的耕作方式外,许多平原地区或是平畴沃野的地方,都实现了“铁牛”耕作机械化。如全国粮食大省的河南、黑龙江、四川等省份,以及江西高安等地,从耕种到收获都釆用旋耕机、播种机、插秧机、收割机、无人植保机等等全机械化,基本实现了信息化、智能化的高效农业现代化。在那春耕大忙时节,无论是原始的、先进机械的犁耙翻耕过沉睡了一冬的土地,透出泥土的芳香,铺展开一幅现代乡村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。

 除了犁之外,还有耙,多为13个齿,比筷子更粗更长。从原始的木耙到铁耙,也在农耕中扮演过重要角色。耙是用在犁完田之后,将翻过的土块用耕牛拉着铁耙,将泥土耙碎,耙平,然后再用松木制作的辘轴将耙碎的泥土捣烂成稠泥浆,便于插秧。近些年来,除耙还在少量使用外,辘轴这种早年在三南地方普遍使用过,现已正式退出了农耕具器的历史舞台,再也难觅其芳踪影迹了。

·上一篇:风雨太平桥 ·下一篇:灿烂夏花榴似火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()  

邮箱:2512630201@qq.com   粤ICP备16001907号-7
建,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