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村太平桥,坐落在杨村镇车田村边的太平河上,如一道长虹卧波,横跨在太平河的两岸。它始建于明正德年间,是南赣巡抚王守仁(阳明)为纪念平定“三浰”之乱而建。然而,岁月沧桑,这座桥曾一度损毁。幸运的是,在清嘉庆元年(1796年),赖氏宗亲选址重建了这座桥,使得太平桥得以重现在世人眼前。

太平桥是一座三墩二孔仿民居石拱廊桥,其造型之奇特,令人叹为观止。桥面廊顶采用砖术结构,而桥面以下的三墩两孔则是砖石结构。桥面全长34.43米,宽3.99米,呈龟背状,中间铺有纵向条石,显得古朴而坚实。
桥中间建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四通凉亭,凉亭的装饰极为讲究,以两堵通透的防火山墙为装饰,左右对称3对飞檐,全部用青砖砌成,上盖青瓦,显得古色古香。正面牌楼式门楣上,镌刻着赖懋杰手书的“太平桥”三字,字体遒劲有力,透出一股浩然正气。两侧的“五岳朝天”马头墙样式,更是别具一格,开有廊拱,上层廊拱落于下层两桥拱圈之上,形成“品”字形结构,既美观又坚固。
太平桥不仅是一座桥,更是一件融科学性、实用性、艺术性于一体的建筑瑰宝。它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建筑研究价值,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。2013年3月5日,太平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这无疑是对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最高认可。
如今,太平桥不仅是杨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,更是当地人民心中的骄傲。每当夜幕降临,桥上的月光升起,月光与河水的相映,太平桥就仿佛变成了一座璀璨的宫殿,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。在这里,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太平桥的雄伟与壮观,更能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。
太平桥,这座古老的桥梁,将继续在这里见证历史,传承文化,成为杨村乃至整个赣州的一张名片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