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编辑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杨村文化 更多

地方文化

典故传说

杨村山歌

儿歌童谣

风物图解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杨村文化 > 地方文化 > 内容 

多彩民俗 · 龙南客家山歌 | 过山溜

来源:龙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  发布时间:2023/4/19 18:10:59

   “无山不住客,无客不住山,有山就有客,有客就有歌”,哪里有客家人,哪里就有客家山歌。

   他们在山野田间,老少同唱,世代相传,经久不衰。劳作时唱,驱兽时唱,休憩时唱,示爱时唱……

   过山溜,龙南客家山歌的典型代表,被称为有《诗经》遗风的天籁之音。自唐代起,唱出了一千多年的历史。

   1 龙南杨村过山溜的由来

   龙南杨村过山溜,又名“过山邦”,是客家文艺中的奇葩,是几百年来口耳相传的艺术形式。它产生于江西省龙南市南部山区杨村镇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、夹湖乡、武当镇、南亨乡一带,其中杨村镇最具代表性。有人称过山溜为太平过山溜,也有人称之为杨村过山溜。

   明朝,政府奖励开荒,太平一带客家人粮食也就越来越富足,于是挑着剩余的粮食到临省广东去卖。由于去广东山高路陡,还要穿过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,路上常与森林里出来的老虎相遇,于是这里的客家人进山过坳都要高唱山歌,而且是放大喉咙,提高音调唱,使歌声穿越山谷,希望老虎听见嘹亮高亢的歌声后不敢作威,早点让路。这种又尖又亮的高腔山歌高亢悠远,粗犷激越,久久回旋在山谷之间,这回旋之音当地人叫“溜”,这种高腔山歌得名叫“过山溜”。

   2 龙南杨村过山溜的歌词

   杨村过山溜的歌词内容以表现日常生活和描绘自然景致为主,例如体现山林险象的《唱只山歌显威风》、体现生活琐事的《细妹捡柴该子来》等,还有一些表达爱情的内容,例如《山歌好唱口难开》:

   哦喂!山歌好唱口难开(哟),杨梅(哎)好吃树难栽(呀),阿哥(啊)好比梁山(啊)伯(哆),阿妹好比祝英(呀哎)台(哎)。哦喂!

   新中国建立后,当地的生活蒸蒸日上,涌现了一批新改编填词的过山溜,歌颂了客家新生活,例如1983年改编后的过山溜《山村天线》:

   哎喂!绿水(哪)如带(呀)绕山(哪)区(哟),层层(哪)新屋(呀)印朝霞(哟),簇簇(哪)天线(呀)闪光(哪)辉(啊)!电视(哪)天线(呀)闪光辉(哟),好像(哪)蜻蜓(哪)屋顶飞(哟),天南(哪)地北(呀)入荧幕(哟),收来(呀)山外(呀)春光(哪)美(哟)。哎喂!

   近年来,当地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,改编填词了一批反映当下新愿景的过山溜,例如《发扬客家好传统》展现了客家儿女积极发扬传统的新面貎:

   哦喂!我来唱首过山溜(哟),客家(呀)儿女好优秀(哎),发扬(啊)客家好传(啊)统(哦),因为我是(呀)客家(哎)人(哟)。哦喂!

   经由不同时期的歌词分析可以看出,杨村过山溜随着时代的变迁,映照出时代的特征,体现出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传承与蜕变。

   3 过山溜的演唱特点

   1:假声真唱

   杨村过山溜音域不宽,通常在一个八度以内,大多数只有六度,但演唱的声区较高。传统的演唱方法中高音一般都使用假声演唱,然而,过山溜是自然山野环境的产物,崇山峻岭之间假声虽有很好的穿透力,但音量不够宏大,并不能达到最原始的威慑作用。为了把声音送到最远处,山林中的客家人练就了一种假声真唱的本领,用真声补充假声音量的不足,用假声弥补真声较弱的穿透力,真真假假融为一体,形成上下统一的音色。演唱以腔带字,高音、拖音多安排于每小节后部,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强拍,同时,字随腔走,凸显了唱腔美。唱腔中将生活中的口语“尼(你)”“捱”(我)和衬词“啊、呀、哇、哟、啦”等安排在假声真唱的重要位置上,不仅便于发音,同时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演唱风格,很好地突出了浓郁的客家风情。

   2:塞耳演唱

   杨村过山溜的老传承人演唱时多保留了传统的塞耳演唱习惯,演唱高音时用食指塞住一边的耳朵,待换气或音区降低时短暂放下,下一句演唱又塞回。此种唱法与苗族飞歌、侗族大歌等高腔山歌的演唱有相近之处。这种演唱方式一来可以降低高音对耳膜的冲击,二来可以促进声音在头部的额窦内共鸣,使声音更为铿锵、明亮,乃民间演唱经验的体现。

   4 过山溜的传统传承

   客家是中华民族一支独特的民系,有着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。其中,作为客家民系重要文化遗产的客家山歌,最引人注目、最为优秀并最具代表性。过山溜是客家山歌的高腔代表,真实地记录着汉族客家民系龙南太平一带的民风民俗、劳动生活、历史变革等人文文化,是客家人智慧和艺术的结晶。其内容十分丰富,演唱风格独特、地方特色明显,变现形式清纯、含蓄、朴实、唱腔艺术弥足珍贵。它不但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、经济开发价值、而且能够增进海内外客家乡亲的亲情感、归属感和认同感,增强民族凝聚力。

   为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2008年,龙南将杨村过山溜确定为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并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计划:1.进一步挖掘、整理改编和开发,完善艺术档案、传承人档案及杨村过山溜有关的民俗活动,制作系列专题片、出版系列文化艺术书籍;2.召开较高档次的理论研讨会,进一步加强杨村过山溜的历史、艺术、经济价值的研究;3.建立杨村过山溜文化展演馆;4.加强“客家高腔艺术之乡”建设,使之成为有客家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村落,与客家文化旅游挂钩,5.组建常年性的杨村过山溜演唱队,并有计划地开展以师带徒活动,使杨村过山溜后继有人.6.加大保护和开发力度,使杨村过山溜成为客家民间音乐的名片。次年8月,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   过山溜是客家山歌的中的一枝小花

   龙南杨村过山溜是客家山歌的中的一枝小花,绽放于山野之间,翘然于高山之上,其流传的动人故事、高亢嘹亮的音调、富有生活气息的歌词、极具特色的唱法无一不展示了浓郁的客家风土人情。如今,过山溜正逐渐走出山林,在各种民间音乐展演、中小学课堂频频展现靓丽风姿。传统民间音乐正以新的方式搭建起与当代生活沟通的桥梁,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,滋养着中华血脉的“根”。

·上一篇:"太平过山溜"用客家方言唱出原生.. ·下一篇:没有了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()  

邮箱:2512630201@qq.com   粤ICP备16001907号-7
建,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