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峰笔下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人物故事 更多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
▲太平古镇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人物故事 > 内容 

赖永福:晚清杨村名将的戎马传奇

作者:蔡海峰  发布时间:2020-12-4 23:48:35

   在赣南杨村镇的青山绿水间,一座始建于清代的燕翼围巍然矗立。这座历经三代人、耗时二十七年建成的防御性围屋,不仅见证了赖氏家族的兴衰,更孕育出一位在晚清军事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将领——赖永福。这位从客家围屋走出的武将,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显赫的战功,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   一、将门虎子:从围屋少年到钦赐花翎

   赖永福生于1831年,原名赞元,字膺周。他的家族自迁入龙南杨村后,世代以耕读传家,燕翼围的建造更彰显了家族的雄厚实力。少年时期的赖永福,在围屋的高墙深院中接受严格的武术训练,同时饱读兵书战策,为日后的戎马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   咸丰年间,太平天国运动席卷江南,江西成为清军与太平军拉锯的主战场。赖永福以武举人身份投身行伍,因其勇猛善战、指挥有方,很快崭露头角。  

   清同治三年(1864年),天京陷落后,他率部参与围剿太平军余部,在江西、安徽等地屡立战功。因其卓越表现,清廷特赐花翎——这一殊荣在清代通常仅限皇族或功勋卓著的满族将领,赖永福成为极少数获此荣誉的汉族武官之一。

   二、军旅生涯:从都阃府到建威将军

   赖永福的仕途轨迹贯穿了晚清江西军事体系的核心节点。他历任莲花营都阃府、南昌城守协镇都督府等要职,统辖保卫军、捷胜军、万字营等精锐部队。其中,捷胜军尤为引人注目——这支由他一手组建的劲旅,在镇压地方叛乱、抵御外敌入侵中屡建奇功,成为清廷在江西的重要军事支柱。

   在南昌城守协镇都督府任上,赖永福展现出卓越的治军才能。他整顿军备、修筑城防,将南昌打造为太平军难以逾越的屏障。同治三年(1865年),太平军残部试图反攻江西,赖永福率捷胜军在赣江流域设伏,以少胜多击溃敌军,确保了省城安全。此役后,他晋封建威将军(从一品),诰授武显将军,成为江西军事体系中的核心人物。

   三、军事传奇:统军作战的卓越韬略

   赖永福的军事生涯中,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对捷胜军的打造与运用。这支以客家人为主体的部队,继承了围屋防御的智慧,擅长山地作战和突袭战术。在围剿捻军的战斗中,赖永福创造性地将围屋防御理念融入野战,采用“分进合击、步步为营”的战术,多次击败捻军骑兵的突袭。

   清穆宗同治十二年(1873年),江西境内爆发大规模会党起义,赖永福奉命率捷胜军平叛。他采取“剿抚并用”策略:一方面以雷霆之势击溃起义军主力,另一方面通过安抚流民、整顿地方吏治消除叛乱根源。在平定叛乱后,他主持修建了数十座碉堡和关隘,构建起严密的地方防御体系,使江西数十年间再无大规模民变。

   四、家族荣耀:从燕翼围到军政世家

   赖永福的显赫战功不仅为个人赢得殊荣,更使赖氏家族成为赣南举足轻重的军政世家。其长子赖兆经曾任赣州府守备,次子赖兆纶官至南昌城守营参将,一门三将的盛况在当地传为佳话。家族的影响力还延伸至地方治理——赖永福在任期间,大力推动家乡的教育和水利建设,杨村赖氏宗祠的扩建,正是其家族地位的象征。

   在赖永福的影响下,赖氏子弟纷纷投身军旅或仕途。其孙赖汝翼曾任内阁中书,参与编纂《清实录》;族孙赖世权(仕权)则在民国时期担任广东连平县要职,延续了家族的政治影响力。这种“崇文尚武、耕读传家”的家风,成为客家文化在赣南地区的生动写照。

   五、历史印记:身后殊荣与文化传承

   清光绪十二年(1886年),赖永福病逝于南昌任上,清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,葬于省城进贤门外桐树山。其墓前立有“钦赐花翎建威将军赖公讳永福之墓”石碑,神道两侧排列着石人、石马,彰显着这位武将的生前荣耀。

   赖永福的事迹在地方志和家族文献中多有记载。龙南史志中评价他“治军严明,恩威并济,为一代名将”;其家族族谱更详细记录了他的官职升迁、战功事迹及治军方略。这些文献不仅是研究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资料,更是客家文化中“崇文尚武”精神的鲜活例证。

   在杨村镇,赖永福的传奇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。清未明初,每逢重大节日,当地赖氏家族会在燕翼围前举行祭祀活动,缅怀这位从围屋走出的名将。近年来,随着客家文化研究的深入,赖永福的军事生涯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,其治军方略、家族文化更成为客家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。

   结 语

   赖永福的一生,是晚清汉族武官在动荡时局中崛起的缩影。他从客家围屋走向历史舞台,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家族的支持,在清廷的官僚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。其统军作战的韬略、治军严明的作风,不仅为清廷稳固了江西防务,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燕翼围的飞檐斗拱间,仿佛仍回荡着这位名将的金戈铁马之声,诉说着一个家族、一个时代的传奇。

·上一篇:生于盛世 见证百年——杨村镇“光.. ·下一篇:赖宗扬:粤赣边的铁血儒将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联系我们 | 征稿启事 | 责权声明

()  

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