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峰笔下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地方文化 更多

典故传说

阳明文化

银山文化

饮食文化

地名文化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
▲太平古镇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地方文化 > 阳明文化 > 内容 

心学赋能:正德遗风与杨村脐橙产业的古今回响

作者:蔡海峰  发布时间:2019-8-5 11:09:45

   南赣巡抚王阳明驻军杨村时,在平定三浰之乱的烽火岁月里,以“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”的哲思推行教化,立乡约、兴农事,为这片岭南山地埋下了“知行合一”的治理基因。四百多年后的今天,杨村人将王阳明的治世智慧转化为产业振兴的实践密码,在万亩橙山上书写着“心即理”的当代注脚——从荒山野岭到“脐橙乐园”,从零星种植到标准化产业集群,王阳明的思想如同穿越时空的灯塔,照亮了杨村人以橙为媒、富民强村的奋进之路。

   一、正德遗风:从“平叛教化”到“兴业惠民”的思想传承

   王阳明驻军杨村期间,深谙“兵民是胜利之本”的道理,在军事平叛之外,更以《南赣乡约》唤醒民众自治意识,倡导“德业相劝、过失相规”,将分散的山民凝聚成守望相助的共同体。这份注重“人心”凝聚的治理智慧,在当代杨村脐橙产业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
   当杨村镇党委、政府决定开发山岗种植脐橙时,首先面临的是“破心中贼”的挑战——部分村民安于现状,对山林流转心存疑虑。镇政府以王阳明“致良知”思想为指引,通过“乡贤讲堂”,“田间恳谈会”等形式,让村民认识到“山岗变橙园”不仅是经济收益的提升,更是对家乡土地的责任担当。正如王阳明所言“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”,政府组织村民代表赴赣南脐橙主产区考察,用眼见为实的“知”激发动手实践的“行”,最终让“山岭流转、集中开发”的规划从纸上蓝图变为村民自发参与的行动热潮。员布村的老党员赖大爷回忆:“当年镇驻村干部们讲王阳明带大家修路种田的故事,我们就想,老祖宗能让荒山出粮,我们为啥不能让荒山结橙呢?”这种思想动员与实践引导的结合,正是“知行合一”在产业振兴中的生动演绎。

   二、组织创新:“乡约”精神下的现代产业共同体

   王阳明推行乡约,强调“合党连群,彼此相恤”,这种组织化治理理念在杨村脐橙产业中转化为“政府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运作模式。政府牵头成立“杨村脐橙合作社”,将分散的农户纳入统一的产业体系,如同当年的乡约将山民纳入有序的社会网络。

   在员布村“杨村脐橙乐园”的建设中,通过山岭承包制,村民以土地入股,合作社统一规划种植区域,政府提供种苗与技术,形成“连片开发、标准化管理”的格局。这与王阳明“量地定赋,计亩均税”的公平理念一脉相承——通过土地流转的规范化操作,确保每位参与农户的权益,避免“富者田连阡陌,贫者无立锥之地”的失衡。如今的脐橙乐园里,昔日的荒山坡被划分为标准化种植区,滴灌管网如脉络般延伸,每一片果园都有农户认养,每一棵橙树都承载着“共同富裕”的期盼。正如杨村镇政府一位领导在制定《杨村脐橙乐园管理制度》说的:“王阳明带乡亲们定规矩、过日子;今天我们定制度、种脐橙,都是为了让日子越过越明白。”

   三、治理智慧:“以民为本”导向的全链条赋能

   王阳明在南赣治政时,既重“武力平叛”,更重“文治教化”,这种“刚柔并济”的治理思维,在杨村脐橙产业中体现为政府“主导不包办、扶持不替代”的服务理念。

   在技术推广层面,杨村镇政府邀请农业专家、脐橙专业人才、种植大户成立“阳明果业服务队”,将王阳明“事上磨练”的哲学转化为山岭地头的实操教学——从脐橙剪枝到病虫害防治,从有机肥施用到花期管理,每一项技术都通过“示范园+农户”的方式落地,让村民在实践中“致良知”,掌握种植的“真学问”。在品牌建设上,杨村镇政府借鉴王阳明“正名”思想,统一设计“杨村脐橙”商标,规范标识、标签、包装箱的视觉体系,将分散的产品整合为具有文化辨识度的品牌,如同当年以“乡约”统一道德规范,如今以标准化体系提升产业影响力。更关键的是,政府牵头成立加工销售中心,按照王阳明“通其有无”的商贸理念,构建“分级销售”模式——优质果进入出口高端市场;中等果本地销售和进入网商超市;次果加工成果汁;劣果复土成有机肥。形成“吃干榨净”的产业链,避免了农户“丰产不丰收”的困境。

   四、文化赋能:心学智慧照亮乡村振兴之路

   王阳明在杨村留下的不仅是军事遗迹,更是“心即理”的精神火种——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“善”与“能”,只要激发内在动力,就能成就事业。如今的杨村脐橙产业,正是这种思想的当代诠释:政府不搞“一刀切”,而是尊重农户意愿,让想种脐橙的人有技术、有资金、有销路;政府不单纯追求利润,而是与合作社共建“共富基地”,让产业链红利惠及每一户;村民不做被动的参与者,而是以“橙农创客”的身份,在种植中结合太平桥、燕翼围、蔡屋古榕等文旅项目,融入创意农业、观光旅游等元素,将王阳明“因地制宜”的智慧发挥到极致。

   站在万亩脐橙乐园的观景台上,橙林如海,果香四溢,山脚下“知行合一”的石刻与现代化的农业设施相映成趣。四百多年前,王阳明在这里平定匪患,播撒文明;四百多年后,杨村人用他的思想点亮产业,振兴乡村。从“破心中贼”到“立产业志”,从“乡约民治”到“产业共治”,王阳明的智慧如同脐橙树的根系,深扎在杨村的土地里,既滋养着当下的丰收,更孕育着未来的希望。当每一位杨村人捧着自家种的脐橙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时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产业的成功,更是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的完美和合——这,或许正是王阳明思想穿越时空的真正力量。

·上一篇:心光矿影:王阳明心学智慧在岿美.. ·下一篇:浰边薯策:王阳明与杨村乌粉丝的..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联系我们 | 征稿启事 | 责权声明

()  

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