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峰笔下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文艺天地 更多

散记杂文

诗词联赋

书画摄影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
▲太平古镇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艺天地 > 散记杂文 > 内容 

祠堂背夜半闹鬼故事

作者:蔡海峰  发布时间:2021-10-17 22:19:50

我小时候,在老家,总会听到大人们讲见鬼的故事,说得有眼有鼻,有情有节,像是真的一样。说那鬼要不在祠堂背后哀嚎,要不就在榕树下现身。这些令人心悸的诡秘闹鬼故事,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。

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,天空中的月亮被乌云遮得严严实实,星星也隐去了光芒。居住在祠堂边的堂大娘,在家门口坐在石阶上乘凉。她手中的蒲扇轻轻摇曳,驱赶着蚊虫,也似乎在驱散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阴霾。堂大娘的声音在夜幕中显得格外清晰。她告诉我,这祠堂背和榕树下晚上经常闹鬼,睡着时会被鬼压身,让人喘不过气来。描绘得阴影愈发浓重,仿佛藏着无数未知的恐惧。

我听得心惊胆战,却又不免好奇,眼睛不自觉地往榕树的阴影处瞥去,仿佛那里随时会有鬼魂现身。堂大娘继续讲述,那些鬼在阴间过得并不安宁,它们面容苍白,眼神空洞,衣衫褴褛,有的在饥饿中挣扎,有的在寒冷中颤抖,还有的遭受着其他鬼魂的欺凌。它们身上仿佛能透出无尽的悲伤和绝望,怀着对亲人的思念,回到祠堂背或榕树下,渴望家人能烧些纸钱,给予它们一丝慰藉。

据说,每当夜幕降临,这些鬼魂便如约而至。它们在祠堂后的空地上游荡,或是飘浮在榕树间,身影若隐若现,如同飘散的烟雾。它们的脚步轻盈无声,却能在夜风中留下冰冷的痕迹。有时,你能听到它们低声的叹息,那声音像是冬日里北风刮过窗棂,又像是夜深人静时水滴落在石板上的回响,又像是河水拍打岸边的低吟。让人不寒而栗,吓得大人小孩都不敢出门,家家户户紧闭门窗。

记得有一次我从南亨回到家,夜深人静,我躺在床上,忽然听到邻居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驱鬼的咒骂声:“尿脚鬼,烂裤子蒙你的,冷尿灌你的!”我透过窗户偷偷瞄了一眼,看到她在门前挥舞着破旧的裤子,那场景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诡异。

为驱鬼,有的人家则在床前摆把鲁班尺,或是挂上一串铜钱,什么灵就信什么,各式各样的辟邪之物,千奇百怪。仿佛只有这样,才能在夜晚求得一丝安宁。而我,每次经过祠堂周边或榕树下,总是能感受到一股凉意从脊背升起,让我不自觉地加快脚步,逃离那个充满诡异气息的地方,生怕被鬼缠上。

时代进步了,村里那些曾经讲述鬼故事的老人一个个离我们而去,那个闹鬼的故事也逐渐被人们遗忘。村里再也没有听说过闹鬼的事情发生,这也许是后人不再相信,或许又是人与鬼和谐共处了。如今,祠堂依旧,榕树依旧,但那个闹鬼的传说,似乎已经随风而逝。

然而,每当回到老家夜深人静时,我仍会想起那些榕树下和祠堂背鬼魂的身影后的诡秘故事。那些鬼魂,是否真的存在过?它们是否还在寻找回家的路?那些细节,那些声音,那些挥之不去的恐惧,深深地烙印在记忆中。或许,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,真的存在着我们无法解释的存在,它们在夜色中徘徊,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。而我们,只需保持敬畏,尊重它们,也尊重那段被封存的记忆。

如今,祠堂背后的榕树依然枝繁叶茂,河水依然悠悠流淌。那个闹鬼的故事,已成为村里老一辈人的回忆。而我,将这段回忆化作文字,纪念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乡村岁月。

·上一篇:跟老妈去割芒芽草垫猪间 ·下一篇:与大爷共赴婚宴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联系我们 | 征稿启事 | 责权声明

()  

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