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峰笔下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文艺天地 更多

散记杂文

诗词联赋

书画摄影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
▲太平古镇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艺天地 > 散记杂文 > 内容 

农村粉碎“四人帮”的记忆

作者:蔡海峰  发布时间:2021-10-17 22:33:39

那时,我们才八九岁,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。在那个火热的年代,杨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,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倒“四人帮”运动。我们蔡屋小学的学生,也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,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。

1976年,秋风送爽,阳光明媚。那天,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,窗户外的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,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喜讯欢呼。突然,任路桥老师急匆匆地走进教室,他的脚步声在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沉重。他站在讲台前,喘着粗气,眼神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,宣布:“同学们,好消息!‘四人帮’被粉碎了!我们国家有救了!”话音刚落,教室里瞬间沸腾起来,同学们纷纷放下课本,欢呼雀跃。

放学后,我们像一群脱缰的野马,迫不及待地跑回家,在围子里奔走相告,把这个喜讯告诉全围的人。围里的广播也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,那浑厚的嗓音,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。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,聚集在围中的古榕树下,议论着这场伟大的胜利。榕树的叶子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,仿佛也在为这个时刻庆祝。

那天晚上,我们生产队举行了庆祝大会。在河边晒坪里,点燃了一堆堆篝火,火光映红了夜空,照亮了村民们喜悦的脸庞。我们小孩子围着篝火,听大人们谈论着“四人帮”的罪行,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愤怒和感慨,感叹着国家终于迎来了曙光。

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,那些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叔公,此刻也打开了话匣子,用颤抖的手指着天空,激动地说:“看,这天,这云,都像是在为我们高兴!”妇女们围在一起,有的用冬头帕擦去脸上的泪水,有的拍手称快,仿佛一面面胜利的旗帜。孩子们则跟在大人身后,虽然不完全理解发生了什么,但也被大人们的情绪所感染,欢快地跳跃着。
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们蔡屋小学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这场运动中。我们用稚嫩的笔触,写下了一篇篇声讨“四人帮”的檄文,贴满了学校的墙壁。那些檄文上的字迹虽然歪歪扭扭,但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力量和信念。我们还自发组织了宣传队,走村串户,向村民们宣传粉碎“四人帮”的意义。我们的声音虽然稚嫩,但传递出的信息却坚定而有力。

记得有一次,我们宣传队来到了社湾子,正值中午时分,村民们正在吃饭。我们站在村口,高声朗读着檄文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前来围观。当我们读到“四人帮”祸国殃民的罪行时,人群中爆发出愤怒的口号声。那一刻,我们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,也为自己能为这场运动贡献力量而自豪。阳光照在我们脸上,汗水顺着额头滴落,但我们毫无察觉,心中只有满满的激情和信念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农村的生活逐渐发生了变化。在粉碎“四人帮”之后,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生产,推广科学技术,提高农民生活水平。我们杨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,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。

如今,那段岁月已经过去三十多年,但我们依然铭记那段历史。70年代农村粉碎“四人帮”的情景,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,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中。那段经历,让我们明白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,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,我们将不忘初心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!

·上一篇:悼念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 ·下一篇:回乡祭祖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联系我们 | 征稿启事 | 责权声明

()  

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