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编辑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文艺天地 更多

散记杂文

诗词联赋

校园文学

书画摄影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艺天地 > 散记杂文 > 内容 

太平桥:几度风雨 风姿不减

作者:罗珺  来源:赣南日报  发布时间:2020/2/9 21:04:35

  到一个地方旅游,如诗如画的山水自然迷人,隐藏在乡间的人文气息也是一大看点。近年来,分布在赣南各地的古廊桥吸引了众多游客,这些横跨在大小河流之上的古廊桥,随着河流的宽度或长或短,桥上的黛瓦、雕花檐仍清晰可见,踏上廊桥,让人仿佛穿越岁月之河。

  这些廊桥,也叫风雨桥,赣南最具地方特色的有六座,分别为信丰虎山乡中心村的玉带桥、安远江头乡永镇村的永镇桥、龙南杨村镇车田村的太平桥、石城岩岭乡上柏村的永宁桥、南康坪市乡坪市村的永安桥、崇义聂都乡聂都村的章源桥。

  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,廊桥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与繁华,静静地横亘在绿色的田野上,然而,它们是解读赣南地区独特地域文化的活化石,也是代表我国古代精湛高超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,承载着独特的客家文化气息和纯朴的民俗民风。

 每座廊桥都有故事

  赣南的这六座风雨廊桥,几乎每座都有不同寻常的来历。

  如建于清乾隆五年(即公元1740年)信丰玉带桥,是赣南廊桥中最长的一座,全长81米,横跨虎山河拐弯处,依水势而筑,犹似一条跨河的玉带,造型非常漂亮。然而,它的建造缘于一场灾难……

  相传,虎山河水湍急,行人来往两岸极不方便,不时有人葬身河中,43岁的当地富翁余凤岐便立志修桥。清乾隆五年,他召集当地民工,筹资开始建桥。可是,因家中银两耗尽,玉带桥工程停了下来。仰望苍天,余凤岐欲哭无泪。他无奈之下做出了一个决断:卖自己。将结发妻子打发走后,他叫人打制了一副镣铐将自己锁上,沿路乞讨,谁能以完成玉带桥剩余工程所需银子买下他身上的镣铐,他就给这家人终身做劳役。幸运的是,古城村一名善良的寡妇将这镣铐买了下来,付足了银两,送余凤岐回到了玉带桥工地,使玉带桥最终顺利竣工。后来,民间为纪念余凤歧修桥善举,又名此桥“凤歧桥”。据信丰县虎山乡古城村刘世文、刘建东等村民回忆,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他们曾在当年那名善良寡妇的后代家中亲眼见过传说中的镣铐,镣铐依旧锃亮如新,令人惊叹。前些年,信丰村民余维强在拆除位于虎山乡龙州村大塘坑小组的土坯房时,意外发现一块刻有“凤岐桥”字样的石碑。据当地老人回忆,这块石碑是为了纪念建造玉带桥的大善人余凤岐题写的。因历史原因流落民间,保管不善,导致断裂破损,至今才重见天日。

 建造技术堪称一绝

  赣南多雨,江河纵横,水网密布。古人出行,桥,不可或缺。为了来往行人停歇休憩、遮风避雨,当地兴建了诸多极具客家风情的廊桥。而赣南的这些廊桥,其建筑技术也是堪称一绝。

  赣南客家的廊桥,每座风格不一,如,信丰县玉带桥为二墩三拱层楼式拱桥,龙南太平桥是两孔三墩,安远永镇桥有多层横跨桥孔,而别于一般的石拱桥,石城永宁桥则是一座楼阁式廊桥,桥基全部由麻条石砌成,单孔结构。不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艺术的角度看,都是值得称赞的。它们集中了山、水、屋、桥于一体,身处赣南深山或村落的这些廊桥,其造型美观且实用性强,自身又承载着深厚的客家民俗文化。

  南康坪市乡坪市村的永安桥,则属于罕见的石木结构叠梁式廊桥,跨度约13.2米,宽约4米。桥墩为船形,前尖后方,它和桥身均用数十根长短不一的麻石条构建而成。桥身上面盖有走廊式的楼阁,两侧则架着简易的木凳和护栏,均匀地竖着4根方形石柱。

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石城岩岭乡上柏村的永宁桥,始建于清乾隆三年(即公元1738年)。这是一座楼阁式廊桥,桥基全部由麻条石砌成,单孔结构,廊桥全长32.75米,桥面宽5.4米,桥拱跨度达10.3米。楼阁分为5间,有倒板彩绘,中段最高并建有寺庙,庙内雕刻三国时代的关羽神像;两边逐级降低,呈对称状。廊桥两边专门设有靠栏栅木凳,供行人小憩倚坐。廊顶盖有特制青瓦,可遮风挡雨。整座廊桥与桥身珠联璧合,浑然一体,坚实牢固,古朴大方,为南方山区客家人特有的桥梁建筑风格,对研究我国客家桥梁建筑文化历史具有极大的价值。

  崇义聂都乡聂都村的章源桥,桥墩上两个石质镇水兽,桥面两侧分列28根雕花石柱,柱间栏板雕刻花草动物图案,令人惊叹其工艺精美;安远江头乡永镇桥,虽然仅长38.5米,却是一座石墩木构叠梁跨空式的廊桥,非常独特;龙南杨村镇车田村的太平桥,也因造型别致设计科学,得到游客赞叹。

 修旧如旧留住原貌

  虽然这些廊桥依然作为赣南客家居民交通的重要设施而一直在使用,但有的已年久失修,面临逐渐消失的危险境地。不论是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,还是作为便捷的交通要道,保护和修复古廊桥的问题,都应得到社会各界和更多人的关注和解决。

  可喜的是,政府或当地村民的重视,让这些廊桥得到保护和修复,如石城永宁桥,由麻条石砌成的永宁桥桥基结实、牢固,但与之相对的木结构桥廊就显得较为脆弱,数百年来,受风雨不断侵蚀,桥廊的主梁、廊柱、靠栏、木凳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烂。为了保护村古桥,上柏村村民每隔几年就会对桥梁进行一次小规模维修,每隔几十年就会进行一次大修。每逢大规模维修,村里的熊氏族人便会在桥廊的主梁上加以记载。前来参观的游客只要抬头观看,就能了解桥梁的维护历史。

  石城县文化部门则按照“修旧如旧”的原则,对腐烂的桥梁、廊柱、靠栏、木凳、瓦桷、风板等进行过更换复原,重新矫正楼阁、桥廊的木架结构,并对桥墩和引桥进行过全面修复;对于永安桥,当地政府也在2008年对其进行了修缮,并把谭邦古城、莲花山一并纳入整合推广,做成坪市一日游景点。可惜的是,村民在桥附近新建了大量民房,影响了与古桥的和谐;几年前,安远县已按照“打造大旅游”的思路,将永镇桥纳入旅游路线规划,科学合理利用古廊桥文化资源进行适度旅游开发,形成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良性循环。

  “客家廊桥不仅仅是一座座桥,它的修复不应作为桥梁工程来看待,而应该看做是传统地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来营造,从而留住这美丽的廊桥文化记忆。”赣州市一位文物工作者认为,廊桥是中国桥梁文化的重要遗存,保护工作意义重大。(记者罗珺)

·上一篇:没有了 ·下一篇:五百岁“桥坚强”屹立洪流 洪峰过..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()  

邮箱:2512630201@qq.com   粤ICP备16001907号-7
建,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