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峰笔下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宗族文化 更多

家规礼教

宗祠文化

家谱文化

杨村姓氏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
▲太平古镇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宗族文化 > 家规礼教 > 内容 

坪上牛眠:民风纯正 人守诚信

来源:赣南日报  发布时间:2020-2-13 17:01:46

 说起牛眠,这个位于龙南县杨村镇坪上村、人口只有200余人的边远小村落没有多少人知道,但说起赖洪文不少读者可能会有印象。10年前,赖洪文在牛眠办了一家“诚信豆腐店”,谁要买豆腐自动投币,消息传出后,媒体记者纷至沓来,争相报道,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

  近日,记者来到牛眠。由于赖洪文忙于运输生意,其经营了8年的“诚信豆腐店”不再开了,但村民“重规矩、守约定、讲诚信”的好传统还在延续。



  豆腐店成了诚信教育点

  牛眠地处公路边的一个山坳里,奔流不息的东水河穿村而过,将村庄一分为二。村民的房子依山而建、依水而居,小河两岸绿树成荫,整个村庄看上去特别恬静。

  赖洪文的家就在村口路边上,原来一直以做豆腐为生,2006年买了一辆农用车,妻子也准备到附近的工厂务工,因豆腐店无人看管便把豆腐店关了,但由于乡亲们惦记着他家做的豆腐,说桌上没有了他家的豆腐吃饭都少了滋味。2007年初,在乡亲们的提议下,夫妻俩思前想后开起了“诚信豆腐店”,由妻子叶五娣每天做好25公斤豆腐用桶装好,引来清凉的泉水保鲜,门外墙上挂一个投币箱,便和妻子出去干活。村民来买豆腐就自行到他家去取,然后自觉把钱放在投币箱里。经营了8年,投币箱里的钱只多未少。

  前年赖洪文又买了辆货车,拓展了运输业务,豆腐店彻底停业了。当时夫妻俩想把门口的投币箱取下来,但被村里的老支书赖运华给制止了。原因是赖洪文的“诚信豆腐店”自从被媒体报道后,牛眠因此名声大噪,由于距离小武当山风景区不远,不少游客也慕名前来参观,甚至当地不少学校还把赖洪文的豆腐店当成教育点,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前来开展思想道德课,教育学生诚信做人。

  记者注意到,经历风吹日晒的投币箱已经破旧,锁头也已锈迹斑斑,但它成为村民教育后人“做人讲诚信”的活教材。

  14年无需催促的轮流值勤

 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村民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。

  前些年一次家族聚会中,有人提议:“现在我们生活水平都提高了,但村子里的卫生太差,需要整治一下。”一石激起千层浪,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。“环境卫生搞一天两天容易,但是要坚持就难了,我们还是要订一个规矩,这样才能长久地执行下去!”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赞同。

  于是大家便制定了轮值打扫公共区域卫生的办法:一是要求每月初一、十五打扫一次祖堂及周边区域;二是每家轮到值日时早晨打扫后将轮值牌交给下一家;三是推选了5名有威信的人员担当执勤监督员;四是厅堂、门口及大门内外不得放任何东西;五是每家接到轮值牌后半月内管理厅堂及大门内外,有权处理一切乱堆乱放的物品;六是轮到值日未打扫者主动加罚2次。

  记者采访当天,刚好轮到村民赖余才家轮值,只见他家门边挂着一块小木牌,虽然经历了10余年已经略显陈旧,但上面29户村民轮值的字迹仍十分清晰。赖余才说,谁家扫完后就将牌子挂到下一家,牌子挂到谁家就由谁打扫,谁家不讲规矩在村里就会抬不起头来。

  14年来,无论刮风下雨,村民们都会雷打不动地执行和遵守这一约定,从来没有出现哪户中途退出,或因没有打扫卫生而罚扫的情况。令人欣喜的是,清扫队伍不减反增,由最早牌上有名的29户增加到现在的36户。

  大桥重建村民纷纷捐款

  每年的大年初一是牛眠人聚会的好日子,每户添了新丁的人家都会邀请族人们到祠堂欢聚一堂喝添丁酒,以示庆祝。同时,大家也会借欢聚的时刻共商族中大事,为族中的发展出谋献策。

  2015年大年初一家族聚会,大家聊得正欢时,老支书赖运华说:“村里的一座水泥桥桥面太窄,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,加上年久失修,存在安全隐患,我们争取重建一座大桥!”赖运华话音刚落,村民们纷纷响应,说修桥筑路是造福子孙后代,纷纷踊跃捐款,当天就有三户村民各自捐了1万元钱。村民赖永胜说:“虽然我家庭困难,但是份子钱不能少,我也捐300元。”没有一句动员的口号,仅一天就有60名村民捐款,筹集资金6万余元。

  每次重大项目需要筹款,大家都会齐心协力,积极参与,村里修桥修路的功德牌、功德碑、光荣榜随处可见,它像是一枚枚荣誉勋章,记载着牛眠人同心同德的故事。

  压坏水管主动留下维修金

  采访中,村民向记者讲了一则故事。去年8月,村庄的自来水突然停水,水管检修员赖余明对沿路水管进行了检查,原来路边的一处水管被汽车压坏了,可是车子早已开走,只留下一排车轮印迹,不见肇事者。正当赖余明要对水管的情况作进一步检查时,发现受损水管旁边的一块小石头下面压着100元钱和一张纸条,纸条上写着维修金三字。事后,整个水管维修才花了26元。

  赖余明想把剩余的钱退还给当事人,但是经多方询问未果,只好把钱登记在账。村民推测应该是村里谁家的车子不小心压坏了水管,可能忙着赶路,估算维修水管的成本应在100元之内,于是放下钱后便匆匆地走了。

  这些虽然都是微小的生活细节,但村民“重规矩、守约定、讲诚信”的传承和信仰,已成为龙南县杨村镇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的生动教材。

·上一篇:多与高人来往,勤与能人共事,乐.. ·下一篇:倡仁孝礼义之风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联系我们 | 征稿启事 | 责权声明

()  

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