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编辑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宗族文化 更多

家族礼教

各姓宗祠

人口姓氏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宗族文化 > 家族礼教 > 内容 

倡仁孝礼义之风

作者:齐荆州  发布时间:2020/2/13 17:07:02

    众人皆知,百善孝为先,先圣们无不把孝亲放在伦理道德中的首要位置,有许多关于孝的经典语录,孔子要求弟子“入则孝,出则悌”,在家要孝敬父母,在外要尊敬兄长,还认为:“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”,父母在时不好好孝敬,死后是无法侍奉的;识人方面指出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”,如果对父母孝敬的,很少会出违法乱纪之辈。孟子认为:“仁之实,事亲是也”,仁义最本质的地方在于孝敬父母,“仁者,人也,亲亲为大”,仁义最重要的就在于亲孝父母。一代圣人王阳明也指出“孝弟为仁之本”,要求我们不忘做人之本。



    父母就是我们的根,是我们的本,从出生到成长,父母都付出了巨大心血,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是无可替代的,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的,如果连父母都不知道孝敬的人,是不可能真心对待其他亲人和朋友的,这是基本的逻辑。

    要尽到孝道,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足功夫:

    第一、在养字上下功夫。当前,我国社会养老虽然实现了全覆盖,但水平不够高,特别是农村,关键还要靠家庭养老。自古讲养儿防老,父母含辛茹苦养大子女,父母老了,子女回馈父母,提供生活上的资助,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是应有之义,无外乎一日三餐充足营养,所穿衣服合乎时宜,夏清冬暖,住得舒适安全,医疗健康有保障等,关键在于生前厚养,不能父母老旧房屋,而子女却住在宽敞明亮的新房,更不能父母天天吃腌菜,自己好吃好喝。

    第二、在敬字上下功夫。孔子说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?” 要尊老敬老,不能只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基本需求,更要在精神上满足父母的需求,那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发自内心的充分尊重,多关心,多沟通,多顺从,即使父母在某些方面见识不如子女,子女也不能因此轻视,发生分歧时,要多理解,耐心解释劝导,让彼此心悦诚服。《孝经》指出:“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,有和气者必有愉色,有愉色者必有婉容。”,要求我们对父母的爱是发自心底的真正的敬爱。

    第三、在礼字上下功夫。礼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章制度,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文明礼仪,对于孝道,孔子认为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对父母礼节上要做到位,父母生前要礼貌相待,在传统节日、父母生日等重要时间要多加关怀,去世时葬礼文明简办,不要大操大办,搞攀比讲排场,否则就是过犹不及,本来缅怀的意思就变成了炫富;去世后清明、忌日要按时祭拜。

    第四、在谏字上下功夫。父母不是完人,他们的很多思想是有局限的,他们的一些言语和行为不一定百分百正确,尽孝道不是要子女百依百顺,而是对父母的一些明显错误或不合时宜的言行及时委婉的劝告矫正,有的时候劝谏一次不行,还要劝两次,因为父母错的言行不更正过来,对其自身和他人都是不利的。荀子说:“从道不从君,从义不从父,人之大行也。”在父母与道义之间有分歧时,要服从道义。对于家人有错,孔子说:“吾党之直者,异於是,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。”(此处的“隐”为矫正的意思)也就是家人有错,要先互相矫正。

    第五、在本字上下功夫。《孝经》有言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我们做好自己的本分,积极健康地工作生活,尽自己努力做人做事,尽自己责任照顾好家庭,少让父母担心,就是最大的孝。反之,违法乱纪以致锒铛入狱,不顾身体放纵自己损害健康,受害的不仅仅是自己,父母因此而更加操劳,也是一种不孝。

   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推动乡风文明、移风易俗,必须传承和发扬孝敬父母这一中华传统美德,让人人都树立厚养薄葬的新理念,真正做到敬老爱老,为把龙南建设成为赣深高铁沿线“强旺美富”的明珠县而不懈奋斗。

·上一篇:坪上牛眠:民风纯正 人守诚信 ·下一篇:没有了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()  

邮箱:2512630201@qq.com   粤ICP备16001907号-7
建,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