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峰笔下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民情习俗 更多

民俗文化

岁时佳节

方言俗语

风物图解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
▲太平古镇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民情习俗 > 民俗文化 > 内容 

杨村人发誓:雷电也认的性情中人

作者:蔡海峰  发布时间:2020-4-16 17:00:13

   杨村的雨,总带着股急脾气,说下就下,往往前一刻还是日头灼灼,转眼就乌云滚过,炸雷在头顶劈开银蛇。这时候若在杨村的老街上走,准能听见屋檐下此起彼伏的嗓门,混着雷声一起炸开:“我要是哄你,出门就遭天打五雷劈!”话音刚落,窗外果然“轰隆”一声,吓得外来人一哆嗦,杨村人却眼皮都不抬,该喝茶的喝茶,该算账的算账,仿佛那雷是自家屋檐下挂着的风铃,响得再凶也伤不着分毫。

   杨村人说话,像是揣着一肚子炸药,不点就炸,点了就往最烈处去。邻里间为了地界争执,嗓门能掀翻瓦顶,末了总得有一方拍着大腿赌咒:“这三分地要是你的,我祖宗十八代都不得安宁,我都枯焦尾卷的!”另一方也不含糊,梗着脖子回敬:“要不是我的,我这辈子断子绝孙!”路过的老人拄着拐杖往中间一站,烟斗头子敲得石头邦邦响:“发那狠誓作什介呀?明日拿尺来量量便是。”两人脖子还红着,却都住了口,各自啐一口:“量就量,谁怕谁?怕都变你崽子!”等拿尺量出结果后,输了的那位耷拉着脑袋,递上一根烟:“是我糊涂了。”赢的那方也不拿捏,接了烟往嘴里一塞,或往耳朵背一放:“嗨,算个卵,谁家舌头不碰牙?”至于前一天赌下的咒,早随着晨露蒸发了,仿佛那不过是蒸米果时腾起的热气,看着吓人,散了就散了。

   市集上的买卖更是如此。卖菜的阿姨称完一把青菜,买主嫌秤头不足,她立刻把秤杆往案板上一拍:“我阿赖麻在这杨村圩摆摊二十年,少你一两,就遭雷公打死我,全家屙脓漏底!”买主撇撇嘴,嘟囔着“谁信哪?”,却也照样付了钱。等走远了,阿赖麻又从菜堆里又抽出两片叶子,追上去塞给人家:“拿着,添点。”旁人笑她:“刚发完誓又添秤,这不打自己脸?”她眼一瞪:“我发誓没少他秤,添是情分,两码事!”杨村人的心,就像他们种的脐橙,外皮看着糙,内里却甜得扎实,只是那层皮硬,得顺着纹路才能剥开。

   杨村客家围里一位退休老干部常说,杨村人的发誓,得往客家人的根上找。当年祖宗们从中原一路南迁,翻山越岭时,靠的就是一句“同生共死”的口头约,没有笔墨契书,全凭喉咙里的气、骨子里的硬。到了杨村这片山坳里,面对的是豺狼虎豹、天灾人祸,话说轻了没人信,诺许浅了没人跟,久而久之,就养成了把话说到绝处的习惯。“天打五雷劈”、“枯焦绝代”听着话狠,实则是把自己往天地间一摆:“我这人没别的,就这颗心敢让老天爷看。”至于后来忘了,多半不是故意,而是杨村人不记仇,也不记怨,事儿过了,誓言就成了过眼云烟,犯不着搁在心上硌得慌。

   去年夏天暴雨,杨村遭受水灾,冲垮了阿赖家的猪圈,造成几十头猪被大水冲走。他站在泥水里骂骂咧咧,赌咒说是下游老廖家截了河道才致祸,“要不是因为阿赖家堵了河道,排洪不顺造成,我全家死光!”老廖听了,拿着一把锄头就来了,两人在雨里扭打起来,头发上都挂着泥。结果第二天清淤,发现是上游冲下的一根大木头卡住河道了造成水堵。阿赖红着脸去给老廖赔罪,老廖正在磨刀,头也不抬:“昨日你骂我那句,我记着呢。”阿赖脖子一梗:“那你想咋地?”老廖“哐当”放下刀:“想让你帮我修修猪栏,我家的木头不够了。”两人相视一笑,当天就扛着工具上了山,砍木头时还互相打趣:“你昨日那誓发的,比我过年时杀的猪叫得还响。”

   外人总笑杨村人是雷电的“VIP”,其实他们是把天地当自家人。山里头雷多,每年清明前后,乌云压境时,老人们会搬个板凳坐在屋檐下,看闪电在对面山尖上画画。“这雷啊,认人。”老人说,“心术不正的人,别说发誓,就是走夜路都怕打雷。咱杨村人,脚踩的是自家的地,吃的是自己种的米,就算说了句狠话,心是干净的,雷响得再凶,也不过是老天爷跟咱杨村人打个招呼。”

   有次我在外地,遇上个杨村老乡,聊起家里的事,他拍着胸脯保证“月底准回去帮忙收稻谷”,末了加了句“骗你我都变你崽子,遭雷公打"。结果月底他母亲病了,没能回成。我打电话打趣他:“咋没被雷劈?”他在那头笑:“雷知道我是真没法子,等着吧,等我妈好点,我连夜赶回去,多收两担稻子赔罪。”果然没过几天,他发来了在稻田里的照片,脸上沾着泥,笑得比稻穗还灿烂。

   “发誓发得灵,天下死绝人”。杨村人的誓言,就像他们屋前的晒谷场,看着糙,却晒得透日月、容得下春秋。那些“死绝”、“雷公打”的狠话,不过是他们掏心窝子时,不小心带出来的火星子,看着吓人,烧起来却暖得很。若是哪天你听见杨村人对着雷电赌咒,别慌,那不是他们不信老天爷,是他们信自己——信自己说出口的那一刻,心是真的,情是热的,就像山间的清泉,哪怕偶尔被石头挡了道,转个弯,还是会奔着江河去。

   这大概就是杨村人最可爱的地方:他们把日子过成了口头语,粗糙,直接,带着点不管不顾的硬气,却在最深处藏着客家人最本真的热肠。就像那雷电,看着威猛,其实是在给这片土地松土,好让春播的种子,能扎得更深、长得更壮。

·上一篇:多彩民俗 · 龙南客家山歌 | 过山.. ·下一篇:杨村客家人的“喊春酒”习俗:规..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联系我们 | 征稿启事 | 责权声明

()  

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