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峰笔下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地方文化 更多

典故传说

阳明文化

银山文化

饮食文化

地名文化

来了杨村必看景点





乌石围


▲太平古镇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地方文化 > 典故传说 > 内容 

杨村烂子头家的衰败

作者:蔡海峰  发布时间:2020-3-7 16:12:49

在杨村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,它如同沧桑的老树,扎根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。古时,有一户人家,住在村子的西北角,破旧的土墙围起了一个小小的院落。院内的房屋,墙皮斑驳,屋顶的瓦片稀稀拉拉,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走。因贫穷娶不起老婆,捡了个从外逃荒来到杨村的女人,生育了七八个儿女。

儿女们长大后,一家人仗着人多,他们横行乡里,欺软怕硬,成了村里的一霸,他们的身影在村子里犹如一群豺狼,眼中闪烁着狡黠与凶狠的光芒。人们提起他们,无不咬牙切齿,而他们的恶名,早已传遍十里八乡,尤其是那个被称为“烂子头”的大儿子。

那个被称为烂子头的男子,一脸横肉,满脸络腮胡子,每当开口说话,口水四溅,那股粗鲁与霸道让人不寒而栗。

烂子头娶了个二手货老婆,矮得得的,胸前长着两佗小小的狗嫲奶。烂子头老婆嫁之前嫁在外村,数年没生养被前夫家卖给了烂子头。俗话说“人矮好存崽,小易怀崽”,二手货来了烂子头家,果然连生了3胎儿子。不知是二手货命好还是烂子头的卵好。

有一次,劳作之余,围里的兄弟孙叔们聚一起休息,聊劳动、聊家庭。当有人聊起生儿育女话题时,有了3个儿子的烂子头,更是口出狂言,喷出的话让人瞠目结舌:“没儿子的找我去搞,保证胎胎怀儿子。”那副得意忘形的模样,言语之间,满是猖狂与无耻。他的所作所为,早已丧失了伦理道德,让人不齿。

烂子头有个邻居,是一户善良的人家,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,连续好几胎都是女儿,未能盼来儿子。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封建年代,他们成了烂子头家嘲笑与欺负的对象。一次纠纷中,烂子头肆无忌惮地辱骂他们:“你这些绝户人家,我家男人的卵子都比你家的筷子多!”言辞之恶毒,令人瞠目结舌。

烂子头家与邻里的土地纠纷,常常上演如同狗血剧般的场面。他们家兄弟们手持锄头、铁锹,面红耳赤地与他人争执,那副蛮横无理的样子,让人恨得牙痒痒。村庄的山岭、土地,但凡有点利益,他们都想要霸占,不惜与村民大打出手。村民们敢怒不敢言,只能默默忍受。

然而,善恶终有报,命运的轮回终究降临。烂子头家的悲剧,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,席卷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家庭。烂子头父母死后,家里兄弟也陆续英年离世,留下孤苦伶仃的几个年轻寡妇,每当夜深人静时,偷偷抹泪,靠偷人卖身苟且度日。

随着时间的流逝,烂子头的身影越来越佝偻,他的眼神也失去了往日的凶光。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劝诫烂子头,告诉他不善之举必将招致衰亡。然而,烂子头的固执与顽劣并未因此而改变,依旧我行我素,置若罔闻。接着,烂子头家的悲剧接踵而至,兄弟几个死的死,残的残,直至家破人亡。没过多少年,烂子头家的衰败如同秋日的落叶,一片片凋零。在那个萧瑟的冬日,烂子头家的最后一栋房屋在风雨中倒塌,尘土飞扬中,似乎带走了一切曾经的张狂与跋扈。如今,留下的墙脚如蛀牙一样参差不齐的,路过小孩要动手摸下这墙根时,大人们都会对小孩说“别动这衰人家的牙窖骨”,生怕沾上衰气。

曾经不可一世的烂子头,成了杨村的一段历史,一段警示。如今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,成了杨村人教育后代的反面教材,警示着世人:善恶终有报,天道好轮回。这个故事,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人性的丑陋与善恶的轮回。它告诉我们,善恶终有报,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。在这个世界上,唯有积德行善,方能立足于天地之间。而那些为非作歹之人,终将自食其果,走向灭亡。

·上一篇:修口叔公的故事 ·下一篇:杨村太公会:三百多年风雨里的护..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联系我们 | 征稿启事 | 责权声明

()  

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